古路坝|当前热文

古路坝平面图


【资料图】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

文 | 严维佳

夜幕降临,走出省政协机关大门时,古城西安已是华灯初上,夜色阑珊。

驱车回家途经位于南二环东段的西安科技大学时,“西科大”三个硕大的霓虹灯勾起了我的思绪。其实,这所西安人家喻户晓的学校,原名叫西安矿业学院,只是许多人并不知晓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的采矿冶金科。1937年抗战爆发后先内迁西安,后再次迁徙到陕南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矿业工程系。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今天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在地处巴山深处的古路坝办学八年,培育英才无数,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直到抗战结束。

八十多年的风雨变迁,尽管学校数次更名,但永难改变的是它深厚而又独特的文化传承,因为,它从抗日的烽火中走来,从汉水之滨、巴山深处走来,从古路坝长夜的烛光中走来……

古路坝(据说也叫鼓漏坝或屋漏坝),原本是地处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5里,汉中平原向大巴山过渡的浅山丘陵地区,现为董家营镇一个只有不足600户人家的小山村。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小的古路坝却在八年抗战中,与名噪一时的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并称为“抗战三大名坝”,流亡迁徒的数十所大学也曾被统称为“三坝大学”。这“三坝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生活境遇却大相径庭。位于成都华西坝的被喻为“天堂”,位于重庆沙坪坝的被喻为“人间”,而当时号称国内工科第一学府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却因地处大巴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而被戏称为“地狱”。

那么,古路坝究竟是怎样一个神秘、神奇而又神圣的地方呢?三年前的夏日,我们一行人从汉中出发,由城固盐井出口下高速,再驱车穿过松竹林间的几里通村路,一个小时后便来到了古路坝村。这里坝子高村子低,四周松竹叠翠,巴山丘陵环抱,空中俯瞰宛若盛开的莲花。坝上微风习习,坝下碧水依依,显得隐秘安静。眼前一座规模宏大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立于坝子中央,与坝下四散的村舍相比,显得格外别致和显眼。

国立西北工学院(古路坝)校址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

“这就是当年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在教堂圆顶木门前,随行者向我介绍。步入教堂,只见这里占地约十几亩,呈中式四合院分布,灰砖青瓦,四角飞檐,回廊连接,中间平阔,正面主教堂可容纳二三百人上课或做礼拜,两厢十几间房据说当年都是工学院教授住过的,中间是平阔的天井,不知当年可曾做过操场?要不是大门屋顶的十字架和院内一尊汉白玉圣母像,倒真看不出是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教堂,反而倒真是个理想的学堂。

在教堂内转角处墙上镶嵌着一方石刻,上面记载了八十多年前那段难忘的历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进犯,全面抗战爆发。民族存亡之际,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延续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火种,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于1937年底迁往西安,拟设立西安临时大学。翌年初,由于战事日紧,潼关告急,千余名师生在西安立足未稳,又不得不经宝鸡、过渭河、翻秦岭、越柴关、涉凤岭,一路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历经艰辛,再次迁往汉中,谱写了抗战史上悲壮的西迁壮举。

1938年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县举行了庄严的开学典礼。但因校舍不足,供给紧缺,西北联大文理法商教育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相继在城固、勉县、南郑分散办学。而工学院则由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与汉中天主教会签订借用合同,将位于古路坝的主教府与修女院、老汉院及附属设施免费提供校方办学,古路坝村民也腾出农舍支持办学。此间,虽然国立西北联大仅存在一年多即拆解分立为国立五院校,但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人们仍习惯地称这些大学为西北联大。

在古路坝教堂外,有一片绿草茵茵的空地,耸立着一座数米高的方碑,正面是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寻根城固,在古路坝村举行盛大的纪念碑落成仪式时,由当年国立西北工学院毕业生、中科院院士、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材料学家师昌绪先生题写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碑文。不远处,是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所立的“溯源志远”纪念碑。

1938年3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陕南汉中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

凝望着眼前坝上这座座方碑,追溯着当年坝上夜读的点点烛光,我仿佛闻到了八年抗战的烽火硝烟,看到了千名学子在教堂草舍挑灯夜读时被蜡烛、油灯熏黑的脸庞,听到了他们不畏艰难、发奋图强、工学报国的呐喊,也在心中镌刻下了从古路坝走出来的十余位中科院院士的名字:两弹一星功勋之一吴自良、方正知,中国微波与光纤通信的开拓者叶培大,中国电机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中国材料学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中国航空飞行力学专家、飞机设计奠基人之一张桂联,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张沛霖,中国飞行器控制与仿真领域开拓者之一文传源……

车子在南二环的车流中向西穿行,思绪在古路坝上空萦绕徘徊。不多时,桥下便是西北工业大学那梧桐参天、灯火璀璨的校园。是啊,与八十多年前相比,从坝上烛火到浩瀚星空,从镂木铄金到飞天巡洋,从工学抗战到科技强国,由古路坝诞生的十余所知名院校犹如国之栋梁,树高千尺、根脉于斯,已将“公诚勤朴”的古路坝精神融入血脉、薪火相传,更化作民族复兴的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

快到家时,汇集了无数科研院所的西安高新区已是万家灯火,我脑海中仿佛始终回荡着电影《古路坝灯火》中当年学子们集体诵读时,那铿锵有力的誓言:中华民族、泽被万方;巍哉学府,锻铸栋梁;书生报国,何止沙场;科技进步,国乃盛强;佑我中华,此生志向;古路灯火,愈燃愈旺……

本文选自2023年5月15日《文化艺术报》

关键词: